欢迎进入绵阳松艺雕塑有限公司官网!

栏目导航
新闻动态
公司新闻
行业新闻
联系我们
服务热线
15883799418
手机: 18148416231
邮箱: 2844167819@qq.com
地址: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青义镇戈家庙村4组
中国传统雕塑的审美价值
浏览: 发布日期:2019-08-12

中国的雕塑延绵不断,五千年的历史显然不够,西方的雕塑也延绵不断,从古希腊一直到今天。这个地球好像是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,东方延绵不断,西方也延绵不断,东西方构成了两个很重要的对应。

在十八世纪、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的一百多年间,中国发生了变化,中国打开国门努力向西方世界寻求一些文化上的了解。在了解过程中,对我们的教学,对中国人来说,对西方的雕塑要比对中国自身的雕塑了解得更多。大量的西方的美学的观点、哲学的观点、艺术的观点进入中国。这些观点对中国的艺术家,对中国喜欢艺术的人带来了很大的影响。从今天积极的意义上讲,使今天的中国人对世界多了一份了解。同时也看到,我们对自身本体的文化关注相对而言有点薄弱。站在中国自身的文化视角,看中国的雕塑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,中国人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过程中,到底对今天这个世界作了什么样的贡献。我想从它的审美价值向大家作一个简明扼要的梳理。

(一)

中国雕塑的语言成因。中国雕塑的语言从哪儿开始。首先,有个环境问题,有个造物的方式问题。雕塑史上,迄今为止看到的人类最早出现的雕塑就是维纳斯小像,在今天的奥地利,它是奥瑞娜那个地方出土的,叫奥瑞娜文化,大概的时间距今29000年。基本上同一个时间,在中国山西的宿县也出土了一个具有雕塑意义的一个很重要的,迄今为止最早见到的一个骨片,上面刻有兽纹。在旧石器时代的晚期,在东西方大地都出现了雕刻的方式。但是,这两个雕刻方式是不同的。在旧石器时代的晚期,欧洲人已经可以拿石头做成一个真正具有雕塑印象的作品了。可中国人用石头做雕塑还非常困难。为什么?这是当时中国人和西方人所依赖的自然环境所提供的条件所决定的。中国人所处的大地是以石英石为主的,而石英石的硬度是7度,而西方做这个雕塑的石灰岩硬度是3-4度。中国有一个很著名的文化学者,他拿和山顶洞人时期一模一样的石材想打制一个那个时期的石器,自己打制了三个月,最后他放弃了,中国的石材太硬了。中国早先的人类打制的石器形制很小,打石材的时候主要靠边刃,所以中国的石器很锋利,它是以石斧为代表,很厚、很大,以砍砸为主。西方的石器很大,他想打出边刃不可能,因为一打就碎。所以说同样面对自然,面对不同的自然条件,中国的先民最早面对自然,面对自己的生存的时候,面对自己创作的时候,选择是不同的。到了距今大概6000到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,中国人终于找到了最有效的办法,就是一把黄土一把水和成了泥,然后用火一烧,出现了陶器。中国的雕塑在陶器时代走向了第一个辉煌。

西方人从大地上捡起来的一个客观的、物质的石头,以他的一个想法,通过用另一个比它还要硬的石头改变了石头的原形,成为一个作品。这是西方人造型的一个重要方式,第一是客观,第二是有一个主观的想法,第三是有一个利器、神器,改变它。中国地域上的黄土,河里的水流,是从无到有。从文化、从雕塑刚刚开始发生,东西方就是完全两个不同的方式,一个从市到制,一个从无倒有。这个差异就是后天的文化差异。中国人的天分获得的最大的释放就是泥土,全世界最大的黄土高原就在中国。陶的这门艺术使中国人的十指变得十分灵动,创造了陶瓷文化。距今五六千年用陶制作的各种生活用品,最著名的陶器里面是以动物造型做成的兽器。那时候这个兽器可不是一般人就有,部落的酋长才能放。中国人的成型方式是一个综合体,它包含兽的造型,功能的属性,并因功能属性而改变了原有狗的自然特征,所以说中国造型里面主客往往是不分的,构成了中国无中生有的方式,中国人的造型基本上是复合的。中国的帝王最大的象征是龙,天子对应得上是皇上。龙是什么呢?龙是地上各种动物的集合,连皇上都是个复合体。所以说,陶器、青铜器等等,变成了一个很重要的造型的一个方式。中国在石器时代由于面对的客观条件,形成了我们的造物方式,有自己独特的、独到的中华民族的风格。

(二)

一方水土这方人,这方人面对自然,养的这方人是什么样的人。这群人首先是中国文化的主体。整个中国文化的主体是以文人为主体,中国的皇上是世袭的,但是不太容易,象秦始皇也想传下去,传到秦二世就歇菜了。皇上之下的那个团队,管理国家的那个团队是中国的知识分子,宰相之下的那个团队是中国的知识分子。这些人都是考上的,十年寒窗苦,书中黄金屋。这些人构成了中国整体的国家管理。因为有了这个特殊的管理层,往前走达济天下,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使命;退一步独善其身,独善其身干什么,琴棋书画。出门当官,回家开始练字,这是中国文人的生活方式。这个方式也有问题,问题在那儿呢?中国的艺术分成了三个不同的阶层,第一,皇家;第二,文人;第三,民间。在文人主导的价值理念下,中国雕塑就在民间之列。在西方,其实雕塑家开始也不受宠,到了文艺复兴以后发生了改变。中世纪时期他们是以行会出现,行会里有金属的、石头的、木头的、建筑的等等。行会由顶级的、世袭的家族掌控,这些人慢慢开始获得了一个独立的社会身份,成了一个艺术家,第二他们可以教书办学,也可以当老师。西方的雕塑家在维新的时候华丽一转身,具有了独立的存在的价值和意义。米开朗琪罗做的那个汉白玉的石雕像上面也不再涂彩了,但在古希腊的时候留下来的汉白玉雕塑都涂满了色彩。中国的雕塑一直就没有摆脱色彩。从它的开始到我们看到的石窟,一直到庙宇的彩塑,中国一直保持彩色雕塑。大家可以看出,我们的雕塑和绘画一直没有形成非常明确的特征。中国的雕塑家由于长时间缺乏社会给予他一个华丽转身的机会,所以自始至终中国的雕塑一直都放在民间之列。黑格尔是西方美学的集大成者,他的美学第三卷,建筑、雕塑、绘画,西方发展的系列。如果按照这个系列,中国是以琴棋书画为系列的,这个系列是以文人为主体的价值体现,最受宠的是琴棋书画。可以想见,白天上朝,回去以后衣服一脱,拿笔墨可以画画,又可以写书法,还可以弹琴,挺潇洒的日子。

在前面两个大的整体的文化条件下,中国雕塑始终处在发展的底层而不是高端,一直没有超越绘画的地位。但是中国的雕塑依然发展下来,没有中断。为什么?有精神。这个精神就是中国人的“儒释道”,最核心的精神。因为有精神诉求,一直发展下来。以儒家来说,山东有一位老人,生前活得挺不容易,自己都说如丧家之犬,到处碰壁,没人理他。他一直在干什么?推崇什么?宣传什么?他一直想倡导中国成为一个有序的社会,克己复礼,实现一个理智的社会。他很想当官,结果没当上什么官。他博览群书,虽然没有当过什么官,但是会设计。他为当官人设计的最重要的是“仁”,这是当官人要遵循的,而普通人要遵循“德、仁,德是儒家学说的核心,而仁德之美是在座诸位手里做的玉,玉就是中国仁德之美的载体。他形成的一个规范就是让所有人为社会做点贡献,建功立业,那么建功立业之后就获得表彰,这就是中国的纪念碑。你当了宰相肯定光宗耀祖,给你立碑树传。你成了状元了,给你立碑树传。在中国有很多才路,包括美女们的烈女。在没有高楼的时候,碑是最高的建筑,在大地之中最显赫的,就是为表彰你的功绩所在,横平竖直,直线代表阳刚之美,就跟孔子一样,不放弃我的信念,自强不息,连帝王死了之后也要立这个东西,类似于西方的方尖碑,大家看到这个东西应该行个注目礼。中国最重要的是提倡儒家文化、儒家思想,这对人是最高褒奖。儒家思想从汉代开始一直是统治思想,皇家风范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儒家风范,上行下效。

道家的是另外一个系统,在孔子倡导他的那些主张的时候,还有一位老人远离人间烟火。他看透了这个社会,为什么这个社会动乱、动荡?人的物欲太强。他反对让人没完没了的要功名,所以他倡导“无为”,他的“道”叫“道法自然”,就是自然规律。你按照自然规律办事,肯定不出问题。道家的思想、道家的美学对中国产生了很大影响。中国汉代的早期,如果到西安去看霍去病墓,一个二十四岁的大将军,生前六战匈奴全打胜了。汉武帝破例允许一个墓突破中国的陵墓制度,以祁连山的山形作一个堆起来的山,纪念这位英年早逝的将军。他一生环绕祁连山,而在这个墓的那个山上摆的都是小石兽,现在长满了树。走着走着,你以为是个石头,突然之间不是,上面有灵性,这是熊和人,人抱着熊,熊代表匈奴,人肯定是霍去病,代表着人把熊干掉。一个普通的石头随便雕刻一下就是马,这是道家的风范。为什么在汉朝的前期,大家能看到中国道家的东西,因为那个时期是以道家的思想作为最重要的治国理念。到了董仲舒独尊儒术,才被帝王慢慢地去除。中国汉代被保留的道家的雕塑是什么,体现道家的雕塑是自然的、清纯的,如出水芙蓉一般,追求的是自然美。这种精神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心心身身,影响到中国人的艺术。

当远道而来的佛教最终成为中国佛教的时候,也得按照中国人的方式,就是中国画以后的佛教艺术。这种艺术据说成于唐代,一面墙做成一个大的雕塑,这叫玄术,也叫壁术,是中国最著名的塑圣杨惠之发明的。汉代的画像砖是体现儒家的东西,厚葬之风是体现孝廉,礼制里面最重要的东西,厚葬之礼是典型的儒家文化,极浓的价值体现。大家看这个画像砖的构图和艺术处理,这么复杂的融合在一起,没有一个产生矛盾的,随遇而安、相互和谐,天上的、地下的不产生矛盾,这是道家的思想。

汉代升仙的概念也是有道家思想的,这是中国的雕塑,有阴柔之美,那长长的曲线造型,流动的线的造型。大家看到的奉先寺的大佛是唐代的,中国佛教的最高峰。天王、力士,造型很夸张,动感很强,越往中间动感越强。在中国的学说里面是动者为王,静者为胜,这里面是中国最重要的理念,体现了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。

佛教是外来的,佛教进入以后到今天对中国人有很重要的影响,成为一种信仰。佛教对中国带来的精神上和观念上巨大的影响是什么?是神。在这以前,中国人对神的概念没有那么重视。而佛在魏晋时代,特别是东晋时代有一次很大的辩论,谈到有没有神的问题,人死后到底有没有神的问题。当时很多艺术家都参与了,顾恺之也是一个拥戴神的,深信不疑,连他自己画画都开始进入那个状态。当精神达到高度饱满的时候,他才敢把眼睛点上,于是乎这个人就活起来了。从魏晋南北朝以后,中国雕塑的人物造像对神的刻画给予了高度关注。什么叫慈眉善目?当时北魏的泥塑的作品,嘴微微的翘起来,含着一丝微笑,眼淡淡的有那么一丝的微笑。魏晋南北朝国家没什么权利,相当的混乱,老百姓民不聊生。这个时候抬头看到慈眉善目,瞬间就会融化了。当他跪起的时候,就开始归入佛门。不是释迦牟尼摸摸他的顶说跟我走吧,都是这些不会说话的慈眉善目的泥塑告诉他,我就是佛,带你走向明天,走向未来的极乐世界。魏晋时代的佛像是中国优秀艺术的体现。神的刻画,中国历史上没有超越那个时代。北魏的佛眼睛咪咪的,佛要带众生到未来那个世界,看到这双眼睛,知道什么叫精神。

(三)

中国雕塑的特色。中国雕塑在那些方面构成最大特色,第一,空间、虚实相称;第二,造型;第三,质量。中国人的哲学以虚境为本,最后构成了中国人的哲学理念、重要的世界观。中国人对空间的理解,虚和实二者合一,虚从来不为虚,因为虚是实的母体,实又是虚的体现,两者是相互的互动作用。大家看到的玉器,它的虚的空间依然很美。看中国雕塑只有把实的空间和虚的空间同时看,才能看懂中国的雕塑。如果只看实的,没看虚的,就只看了一半。中国的玉雕大师们在做实空间的时候一定要关照虚空间,做虚空间的时候要关照实空间,这是中国独到的空间观。人物雕塑上也是具有虚空间的,这是融在中国人血脉之中的。第二,中国的雕塑硕大,帝王陵墓前面的神道雕塑很高大。西安,八百里秦川,那个地方有好多像山一样的陵墓。中国大地上山是最高的,山为阳,阳为君,山代表着帝王,它永恒不朽。雕塑太小了,不足以体现一个帝王存在的价值,所以中国的帝王不喜欢做雕塑,导致了中国没有肖像雕塑。秦汉之前,这个陵墓叫封土为陵,唐代以后以山为陵,象山一样的陵墓。佛来到中国,如果到印度去看,印度的佛像没那么大,大佛都在中国。大是一种尺度,是一种美,也体现了一种佛法性无边。但是,中国决不是一个宗教狂热的民族,而是一个实用理性的民族。恰恰中国在建大佛的时候是那么狂热,大是一种审美的尺度,不单是宗教,是一种美。在玉石雕刻里面也是以小见大,方寸之中有天地。为什么中国的雕塑如此巨大,浩然之气,中国人的心是包容天下,中国人认为宇宙、生命是什么,是气,阴阳二气,气充盈是有生命,中国的男子汉天王力士是最有劲的,所有的肌肉充满了力量,是生命。唐代的美女是多么的丰润。北魏时期的造像是拉长的,为什么拉长?佛刚刚进入中国的时候,面对天下苍生没吃没喝,他要普渡众生,带着苍生去未来,那个气是往上走的,气要往上走才能把人带到天堂。大家要看造像的气在哪儿?在中国那种气韵、气量等都是表现气的状态的,这种气是生命。在苍茫的大地之间,一个神兽,气势很大,气势逼人,谁敢去盗墓啊!这是武则天夫妇合葬的乾陵,狮子蹲在那儿,以天幕为背景,巍然不动,靠什么?气量,雍容大度,唐朝雍容大度之美。这是中国雕塑在世界雕塑史上的独到之处。